查看原文
其他

学科动态·讲座预告 |11月预告:“民俗学与当代社会”学术沙龙第三季

北师大民俗学 北师大民俗学 2021-10-31

十一月

讲座预告


      京师社会学讲坛之民俗学系列“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学术沙龙已连续举办两季,在学界引起良好反响。本年度继续依托《民俗学理论前沿》课程围绕民俗学前沿理论、经典理论及其中国应用主题举办第三季系列讲座。


# 请注意 张举文老师讲座时间

# 请注意 张举文老师讲座时间

# 请注意 张举文老师讲座时间

01 总第58讲

民俗学的方法论范式与意识形态范式

讲座提要

      本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民俗学的方法范式与意识形态范式。以学科发展起来的民俗学,因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受到了特定的科学方法论与意识形态的影响,由此也决定了民俗学研究的目的。作为民俗学者,不难看出意识形态范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方法范式。在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多样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专注,为平等的学术对话奠定了基础,这也要求学者去重新认识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这不仅是研究具体课题的必要前提,也是建设和发展民俗学学科的必要步骤。第二部分讨论民俗研究的核心问题。虽然具体研究项目或课题不同,但民俗研究的历史表明,民俗研究的核心是认同问题。其中的认同问题体现在个人、群体和国家等多层面。对认同的研究也需要借助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从不同文化和社会的现实意义来分析。为此,本讲座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共同讨论分析。

02     总第59讲

作为范畴、视角与立场的家乡民俗学

讲座提要

       家乡民俗学,既是对以家乡生活文化传统的观察与研究为基础而形成的学术研究取向的一种事实概括,更是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征: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同情理解,理性批判;朝向当下。同时,家乡民俗学又是一种立场。这种立场,基于比较的视野,有着鲜明的“间性”特征。它既有助于研究者发现并揭示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联,推动民俗学更多地“向前看”并朝向未来,又能够使研究者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更清楚地认识“我”在同“他”交往过程中的位置,从而更恰当、更全面地理解“我与他”的关系,更有效地建设包含了更多“我”“你” “他”的、朝向未来的“我们”,也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家乡民俗学核心概念的“家乡”在涵盖范围上的伸缩性,尤其为这种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可能。

03    总第60讲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考

讲座提要

      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关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引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项目保护与整体保护、原生态与生态、多样性与统一性、地方与国家、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发展等多个矛盾问题的讨论、争论。用本生态与衍生态这对动态矛盾概念来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和与之相关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或许有助于拨开笼罩在非物质文化生态认识上的迷雾,烛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发展之路。

04    总第61讲         

普罗普的世界,世界的普罗普

讲座提要

导论:对经典与前沿关系的思考

普罗普的世界:简单、丰富、深刻、温暖

  一.简单的世界——涅瓦河畔的书斋学者

  二.丰富的世界——学术建树的总体构成

     涉足的研究领域:故事学、歌谣学、史诗学、民间文艺理论、民间节日习俗……

  三.深刻的世界——洞察规律的学术经典

     1.故事学研究的成就:集大成者

     2.《故事形态学》:故事的结构功能研究(共时)

     3.《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故事的历史起源研究(历时)

     4.《俄罗斯故事论》:故事的体裁诗学研究

     5.其它

  四.温暖的世界——一个学者的人格魅力

  五.普罗普学术遗产的影响与传播

结语

特别说明

腾讯会议入会密码可以留言“单位+姓名”进行实名登记获取。由于后台留言量较大,如果未能及时回复,烦请谅解。(本月讲座密码跟上月一样)

公众号总指导:萧放

内容顾问:朱霞  鞠熙

指导教师:贺少雅

公众号主编:林    加

【学科动态】栏目责编:叶玮琪

图文编辑:林   加

我们是一个亦庄亦谐

的公众号

北师大民俗学

关注学术知识│关注生活热点

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